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媒介宝库栏目--->媒体经营-->详细内容
100位台长对经营发展十大问题的观点
作者:佚名 日期:01-3-26 字体:[大] [中] [小]
-
在“中国电波媒介集团化研究”课题的支持下,历时半年之久,我们完成了“关于中国广电媒介经营发展战略”的研究项目,就十大热点问题,向第一线台长们了解了第一手资料。
我们课题组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无锡、深圳等各地的广电厅局和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还有一些广电网络运营机构,同时用邮寄方式向全国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以外所有省级广电媒介,省会城市广电媒介,以及一些重点城市广电媒介的主管台长们发放调查问卷150余份,实地的考察见闻和回收问卷的数据处理,成就了沉甸甸的“研究报告”。
我们把研究报告以问答的形式简单汇总,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读者解析中国广电媒介的经营发展。
下面是关于广电媒介的十个基本问题:
第一 广电媒介面临的竞争压力
1、 当前广电媒介市场环境与往年相比
总的来说,广电媒介都认为2000年的市场环境比往年有所好转,这主要是相对于前两年的经营滑坡现象而言,持此种观点的占了1/2强(55.7%);也有11.4%的觉得市场环境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仍然有30%的台长们认为环境比往年稍有恶化;甚至还有3%的认为所处的市场环境已经非常恶化。
在地域方面的比较中,我们看到,省级广电媒介对现在的市场环境比较乐观,认为比往年有所好转的占了60.6%。比较而言,在市场变化情况下,市级广电媒介的压力要大得多,40.5%的市级广电媒介认为2000年市场环境比往年稍有恶化,,而省级广电媒介却只有18.2%的认为市场环境比往年稍有恶化。在广播媒介与电视媒介之间的比较中,电视媒介对市场环境的反映较为强烈,感觉压力大,广播媒介相对比较平淡。
2、在市场环境变化下,广电媒介对市场竞争压力的感受
市场环境的变化,必然给广电媒介带来生存压力,广电媒介都体会到了很明显的竞争压力。其中,“感觉到竞争压力”的有54.3%,觉得“竞争压力特别大”占到了45.7%,可见当今市场竞争的严峻性。虽然省级的广电媒介“感觉到竞争压力”的所占比例较大,为60.6%,但是由于市级广电媒介相对来说所面临的市场要求更高,地域性发展的限制又比较多,因此有过半数(51.4%)的市级广电媒介都“感觉到了竞争的压力特别大”,数据显示为51.4%。
从不同性质媒介方面来看,电视媒介对竞争压力的感受程度较之于广播媒介的比例要高,分别为56.8%和50%。这是因为电视媒介在节目、设备及市场等方面都比广播媒介的有着更高的要求。
3、 广电媒介市场竞争压力来源及程度
深入到各个广电媒介中去了解,现在广电媒介竞争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直接(同行业)、间接(报业集团、互联网新媒体、电信部门图文传输)和国外(境外电视台、电台,国外媒介集团)等三方面。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竞争压力还是来自于广电媒介内部,即同行业间的竞争,有91.1%的广电媒介都感受到了这方面的压力,只有不到10%的觉得没有压力或是感受一般。日益发展的报业集团已经威胁到了广电媒介的生存。40%的广电媒介都将对抗报业集团的竞争威胁列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但是广电媒介毕竟有着深厚的根基,因而报业集团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还不是特别的大,只有7.7%的广电媒介觉得压力特别大。
互联网新媒介的发展相对来说却没有给广电媒介带来太大的竞争压力,有49.2%的广电媒介只是觉得这种压力一般,持观望的态度。在国家保护措施下的广电媒介与电信部门,他们之间的竞争并不明显,有45%的广电媒介认为电信部门图文传输没有给自身带来竞争压力,只有不到20%的觉得会有压力。
媒介历来就是国家和党的喉舌部门,有很多的保护政策,因此各台对于境外广电媒介、国外媒介集团有可能带来的威胁都觉得暂时还不能构成竞争压力。
第二 广电媒介的内部改革
1、内部各项改革措施采用程度
广电媒介普遍在进行内部改革,措施涉及到管理、经营、技术以及业务运作等领域。目前,广电领域正在积极推进财务管理方面的成本核算、人事制度方面的全员聘用制,以及版面时间安排方面的栏目末位淘汰制。其中基本采用和部分采用了成本核算制的比例合计86.7%,全员聘用制的比例合计83.4%,栏目末位淘汰制的比例合计71.7%。
就地域级别比较而言,省级广电媒介更为注重全面推行成本核算和栏目末位淘汰制改革的推进,采用程度明显高于市级广电媒介,而市级广电媒介则由于本身的人员规模小,且成分单纯,在人事方面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方面力度又明显高于人员庞大的省级广电媒介。而就媒介类型比较而言,电视媒介对于各项改革措施采用程度又明显高于广播媒介。
制播分离的改革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尽管在这个问题上目前颇多议论,但是仍然有56.7%,超过一半的广电媒介表示基本或部分在推行这一改革措施。就媒介类型的比较而言,部分采用制播分离改革措施的电视媒介比广播媒介比例高出一倍左右。
网台分营改革呈现两个极端,要么力度很大,基本采用的比例为33.3%,达1/3,要么就是没有采用,比例达58.8%。
2、 对“制播分离”改革措施的看法
制播分离的改革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关于这项改革措施议论颇多,对于它,台长们个人看法肯定多于否定,统计数据显示:且不管有多少议论,他们更为关心实际效果如何,出于节约成本、提高专业化程度而言,有94.8%的台长们认为不妨试一试;有将近3/4(72.2%)的台长们认为制播分离是一个内部改革的突破口,对于广电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并且有68.2%的台长们反对认为“制播分离纯属是一种表面文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电系统弊病”的说法。当然也有一半左右的台长们持有观望态度,认为既然有这么多议论,那对于制播分离这项带有试验性质的措施,就且看看再说。
3、对网台分营改革措施的看法
网台分营也是目前广电媒介内部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这项措施,支持者居多,有2/3的台长们认为实施网台分营是一项必要的内部改革措施,其中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比例均为33.3%,也有1/4的台长们认为网台分营没有必要,只有少数(8.3%)台长对此没有发表意见。
第三 广电媒介的人事制度
1、人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台长们在人事管理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目前最为突出的是人才危机,有87.5%的台长们反映缺少合适的专业人才;人员超编、冗员现象越来越严重也是困扰人事改革的重要问题,比例为54.2%。作为领导,难以调动中层管理干部积极性,是困扰台长们的一个重要问题,比例为48.6%;由于台内正式人员与台外非正式人员在待遇上不平等,产生各种矛盾需要处理,也是目前在人事制度领域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比例为40.3%。
2、对用人制度方面各项改革意见的态度
广电媒介普遍呼吁对于目前的用人制度进行改革,而且对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态度积极,统计数据显示:94.3%的台长们认为应该建立可以量化的业绩审核体系,用实际的工作能力来决定如何用人;92.9%的台长们赞成撤销原来各种形式的行政级别,实行全员聘用制,从台长到普通的编辑人员都实行竞争上岗(87.5%);也有92.5% 的台长赞同增长用人制度的透明度。
3、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人员的管理和人才的选用起着积极作用,而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超过3/4(76.6%)的台长们认为“现在的工资与奖金制度基本上没有起到刺激作用”。中、高层管理者的收入不高,难以调动积极性,与现在的业绩相比较,79.4%的台长不认为“中层管理者收入偏高”,84.4%的台长们不认为“高层管理者的收入偏高”。台长们基本认同“激励机制的突破口在于拉开收入距离,多劳多得”这一观点,赞同的比例高达98.6%,且没人持有异议。
4、奖金制度
奖金制度是广电媒介领域目前最为普遍采用的激励措施,基本的参考因素,主要是涉及节目质量方面,56.9%的广电媒介以节目收视/收听率的高低作为发放奖金的参考因素;52.8%的广电媒介以节目是否获得相关的专业奖项作为发放奖金的参考因素;48.2%的广电媒介设立了专家评议系统,对于节目质量进行评价,作为发放奖金时的参考因素。
当然赞助商和广告商的评价也很重要,31.9%的广电媒介以赞助商、广告商对于节目的评价作为发放奖金时的参考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竟然有超过1/4(26.4%)的广电媒介在发放奖金时“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
5、奖金制度外的激励措施
目前,除了奖金制度以外,有39.4%的广电媒介还有其它的激励性措施,根据台长们的回答总结:(1)提升福利待遇给予实物方面的补偿,包括:业务提成、生活补贴;住房;休假,外出旅游(包括境外游)。(2)通过包括评优表彰给予荣誉上的肯定,包括:评选表彰先进,授予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评“最佳文明员工”;评选“双十佳”(播音、主持、名记者、名编辑);作品获奖;获奖节目单项奖励;单项贡献奖、创优奖、经济协作奖。(3)还有就是形成一定的制度化奖励措施,激发积极性,包括“推行和完善全员聘用制;制订指标,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末位淘汰制;岗位提拔或职称上给予肯定;为骨干出资参加培训等”。各台还有一些其它不成文的规定。
当然也有60.6%的广电媒介没有其它激励措施,只有奖金制度。
第四 广电媒介集团化
1、对“集团化是发展趋势”观点的认知
近年以来,集团化是广电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台长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同意“集团化是中国媒介发展趋势”观点的台长们有76%,其中非常同意7.4%,同意67.6%。只有极少数(2.9%)的台长们不同意“集团化是中国媒介发展趋势”的观点,而且没有人很不同意这个观点。对于“集团化是中国媒介发展趋势”的观点,省级和市级广电媒介的态度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大多数表示认同媒介集团化的趋势,极少数人不同意;广播媒介比电视媒介的态度更为积极,广播媒介表示认同的有85.6%,电视媒介表示认同的有74.8%,二者相差10百分点。
2、对媒介集团化种种议论的态度
从实际运作的角度出发,台长们在积极认同的态度下,也有些许困惑。有83.3%的台长们认为媒介集团化对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实力”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并且有64%的人反对认为媒介集团化是“随大流,一哄而起的头脑发热行为”的观点;56%的人反对集团化是“换汤不换药的表面文章,无法提升经营效率”的说法;35%的人反对“媒介行业内部运用行政手段而非市场手段进行的调整”说法。
尽管态度积极,但是仍有困惑和担心,有近一半(47.4%)的台长们担心集团化的操作运用行政手段而非市场手段进;有1/4(26.0%)的台长们担心集团化只是一种表面文章,换汤不换药,无法提升经营效率。
3、对“三台合一”的态度
广电媒介的集团化,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提倡“三台合一”,也有的地方在积极实践这样的形式。那么“三台合一”到底是不是一种有效模式?有22.9%的台长们认为“三台合一”是组建广电集团的理想模式;也有将近一半(45.7%)的台长们认为“三台合一”组建集团是一个好概念,但是操作起来困难很大;超过1/4(27%)的台长们认为“三台合一”只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行政命令产物”。
就媒介类型的比较而言,广播媒介更为倾向于“三台合一”组建广电集团的模式,认为是“组建广电集团的理想模式”,比例比总体平均值高出15.6%,比电视媒介高出近25个百分点。这是因为目前广播媒介实力弱,规模小,希望借助“三台合一”获得联合资源的优势;而比较而言,电视媒介则对于“三台合一”联合广播媒介这一弱势媒体组建集团表示担心,更倾向于“三台合一是不切合实际的行政命令”,比例比总体平均值高出近10个百分点,比广播媒介高出25个百分点。
4、对媒介集团化三种合作方式赞同程度
在中国目前传媒发展的趋势下,广电媒介对于集团化发展趋势怎样,我们在此有三种设想,即“不同地域范围内同类型媒体的联合”、“ 相同地域不同类型媒体的联合经营”和“媒体与其它非媒体行业的相互参与、渗透经营”。台长们对于这样的三种合作方式持有各种态度,总的来说思想比较开放,思路相对清楚。统计数字显示:对于三种合作方式的肯定者居多数,认为随着中国媒介市场的日益成熟,产业进程必然要求媒介逐渐打破类型之间、地域之间,甚至于行业之间的种种限制,朝有利的方向过渡,这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广电媒介对“媒体与其它非媒体行业的相互参与、渗透经营”的方式最为赞同,希望借此打破束缚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赞同比例为66.1%,而反对者只是少数的11.9%;有65%的广电媒介对于“不同地域范围内同类型媒体的联合”的方式表示赞同,也有53.6%的广电媒介对于“相同地域不同类型媒体的联合经营”的方式表示赞同,认为这样有利于在媒介领域内部打破不必要的隔离,相互合作共求发展。当然对于这两种方式也分别有20%左右的表示不赞同,主要的原因是感觉到媒介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传播特性也各有特色,联合经营的实施方式困难比较多。
5、对无锡、上海和湖南三种集团化模式的认同状况
虽然国家广电总局正式认同的只有“无锡模式”这一种,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其实,现在全国广电领域还有上海和湖南两个在积极探索的广电集团化模式,那么对于这三种模式,广电媒介更倾向于认同“上海模式”,比例为35.9%。近年来,上海广电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管理有序,外部经营空间不断拓展,有媒介甚至组织去上海广电参观和学习;但是也有媒介对于上海模式“合力有余活力不足”表示担心。有20.3%的人认同“湖南模式”,但是对于湖南广电炒做酒店、房产和其它一些旅游休闲等非媒介领域项目的做法表示担心。只有17.2%的人认同“无锡模式”;更多的人认为无锡模式是一种行政命令的产物,是简单的“局台合一”。当然也有超过1/4(26.6%)的台长们对于这三种模式都不认同,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切合本地情况的模式。
第五 广电媒介专业频道和节目
1、对专业频道概念的认识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广电媒介都开办了自己的专业频道,但是,广电媒介内部对“专业频道”这一概念存在种种说法。有超过2/3(71.4%)的广电媒介都认为,所谓“专业频道”就是频道办的有特色,这表明大多数广电媒介认为把频道做得有专业性特色就可以称为“专业频道”。有将近1/2的广电媒介认为“专业频道”的开办应该是台的品牌战略,比例占到48.6%,这也反映出现在许多广电媒介积极推进专业频道战略,以此提升整个电视台或者电台的市场竞争力。
也有42.9%的广电媒介认为“专业频道”就是频道独立经营,这样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专业频道要独立运营而言,以使得专业频道在运作中保持自己发展的独立空间。认为“专业频道”是“同一种节目类型的频道”的广电媒介只占到比例的28.6%,其实这种观点跟现在多数专业频道什么节目都做,没有什么特色而言有很大关系。
2、开办专业频道的现状和未来打算
目前,国内广电媒介专业频道的开办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被调查的所有广电媒介都或多或少的开办了自己的专业频道,而没有开办相关专业频道的比例为0。但是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国内广电媒介所开办的专业频道主要还是集中在新闻、财经等几个方面,类型比较单一,选择比较保守。
目前,在国内广电媒介所开办的专业频道中,新闻频道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到58.6%,名列第一;排在所有比例中的第二位,有将近1/2(42.9%)的广电媒介开办了自己的财经频道;有将近1/3(30%)的广电媒介已经开办了音乐频道,排列在第三位;生活频道、影视频道和交通频道也是被各广电媒介开办比较普遍的频道,他们所占的比例均为25.7%,约占1/4,排列在第四位;体育频道和娱乐频道的开办也相对较多,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6%和12.9%;其它专业频道,比如卡通、科学探索、家庭、旅游、国防、政法等,广电媒介目前开办的比例还很小,均不到10%。这反映出我国广电媒介在开办专业频道的时候,多数选择比较有经营效益的新闻、娱乐和影视等类型来做。
对于未来1~2年里打算开办专业频道的考虑,被广电媒介考虑最多的是生活频道,它所占的比例为 20%;其次是娱乐频道,占10%;考虑在未来两年里开办家庭频道和旅游频道的广电媒介均占到7.1%。在未来1~2年里,新闻频道仍然是许多广电媒介考虑开办的对象,它所占的比例为8.9%。随着分众市场的逐渐成熟,广电媒介所设计的专业频道的类型也日益丰富和完善。
3、开办专业频道的最初考虑
绝大多数的广电媒介开办专业频道的最初想法都是从受众出发,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要,这个比例为81.4%,约占4/5强。有62.9%的广电媒介开办专业频道的最初考虑是基于在经营上争夺新市场、新领域,提升竞争力。也有占18.6%(将近1/5)广电媒介最初开办专业频道只是一种消极被动行为,是因为全行业都在这么做,自己迫于竞争压力才做。其中还有4.3%的广电媒介反映当初开办“专业频道”只是为了服从上级的安排,完全是一种领导意志而非市场行为。
4、开办专业频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在专业频道的运作中存在着诸如节目严重匮乏、专业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给专业频道的运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有超过1/2(58.6%)的广电媒介认为开办专业频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缺乏专业人才;也有将近1/2(47.1%)的广电媒介认为,资金问题也是在开办专业频道过程中遇到的又一大难题;广电媒介认为同行业的的竞争、缺少节目和广告销售推广不足也是专业频道开办过程中遇到的较大的困难,比例分别为40%、42.9%和34.3%;只有17.1%的广电媒介认为开办专业频道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技术设备落后。
5、开办具有法人资格的节目公司状况
随着专业频道的发展,对于节目质量以及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节目市场越来越难做,但是利润空间也逐渐被广泛认同。这使得一些广电媒介自己开办具有法人资格的节目公司,尤其是一些搞制播分离的广电媒介,更是出于不愿意流失本台的节目资源又要缩减制作压力的目的,考虑与社会力量合作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节目公司。
目前,有一半以上(57.6%)的广电媒介对“自己开办具有法人资格的节目公司”问题还没有考虑;有超过1/4(27.3%)的广电媒介已经在筹建这样的节目公司;已经开办这种具有法人资格的节目公司的广电媒介数量也有一部分,比例为15.2%。
6、属于本台积累节目素材的处理办法
节目素材是广电媒介制作、销售节目、实现创收的重要资源,对于属于本台积累的节目素材的有效管理和安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工作。有将近2/3(71.3%)的广电媒介对本台现有节目素材的处理办法是整理归类,留做以后开发利用。也有61.4%的广电媒介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素材库来管理这些节目素材。
但是有15.7%的广电媒介将一些节目素材卖给其它电视台或节目公司,从中获得利润。还有一些广电媒介对本台积累的节目素材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只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进行处理,它所占比例为5.7%;甚至还有2.9%的广电媒介对节目素材管理的问题没有考虑过。
第六 广电媒介经营
1、 广告时段的经营方式
广告经营是广电媒介主要的经营内容,目前对于广告时段的经营,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方式,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广电媒介(71%)的广告经营权集中统一在广告部,由广告部统一承担;也有少数(7.2%)的广电媒介成立广告公司,来负责全台的广告经营。
但是有1/5(20.3%)的广电媒介目前是广告部门和节目部门都有广告经营权限,都在做广告经营;没有广电媒介把自己的广告经营权包给外面的广告公司去负责。
2、对成立广告总公司统一经营所有频道广告时段的看法
在上面广告经营方式中,有一种方式就是“成立专门的广告总公司负责所有频道的广告时段经营”,它是指把相对分散的广告经营权限统一集中管理,遏制互相杀价的恶性竞争带来广告经营方面的损失,对于这样的做法,有一半(50.8%)的台长们认同“成立广告总公司统一经营所有频道广告时段”方式,其中非常赞同并且已经实行同样措施的占19.7%,赞同表示打算效仿的占31.1%;也有超过1/4的台长反对成立广告总公司统一经营所有频道广告时段的做法,认为这样做过于集中,而不利于各个频道之间相互竞争;极少数(1.6%)台长态度坚决,表示非常不赞同。当然也有19.7%的台长不了解这样的做法没有表态。
3、广电媒介的网络经营
网络已经成为广电媒介正在积极利用的重要领域,尤其是有线电视媒介,网络经营更是显得日益重要。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有42.1%的广电媒介成立了专门的公司来负责网络经营,也有57.9%的广电媒介没有这样做。
在从事网络经营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其中有43.8%台长们反映最大的困难是由于“各地方的利益难以协调”,导致网络经营处于一种涣散而没有发挥整体效益的状态。当然,缺乏资金也是比较头疼的问题(31.3%),网络改造、一些经营项目的开发离不开资金支持。有18.8%的台长们认为实行有效管理是碰到的最大困难;也有6.3%的台长们反映最大的困难是网络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方面。
4、多元经营涉足领域情况
广电媒介的多元经营领域涉猎广泛,其中以与广电媒介业务本身有关系的“商业销售”和“技术开发”项目为最多,比例分别为32.9%和27.1%。还有12.9%的广电媒介在从事有关音像出版的业务;当然也有少数广电媒介在投资做房地产、娱乐业和餐饮业,比例分别为1.4%、8.6%和5.7%。
其它一些多元经营项目包括衍生产品、媒介、图文电视公司、节目译制、部分有线电视增值业务、购物、影视、有线附属器材、女子篮球俱乐部、金融证券广播、文化服务、声讯业务等。
5、多元经营收益在全台总收益中所占比例分布
目前广电媒介的多元经营状况并不是非常乐观,广电媒介的多元经营收益占全台经营收益比例最小的仅为0.1%,最大的也只是15%,就均值而言,仅为1%。其中多元经营收益占全台经营收益比例在0.5%以下的有20%,在1-3%之间的有30%,在5-10%之间的也有30%,10%以上的仅为3.3%。最近三年中,有36.4%的广电媒介多元经营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持平的状态,有36.4%的处于上升趋势,还有27.3%的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
第七 广电媒介资本运营
1、 广电媒介资金来源
目前广电媒介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本单位自己的营业收入,包括广告经营、节目经营、网络经营和其它多元经营的收入。来自于本单位营业收入的最小比例为35%,最大比例为100%,均值为87.19%,即平均而言有87.19%广电媒介资金来源依靠本单位的营业收入,也就是说自己创收。
广电媒介资金来源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的比例均值为9.22%,其中最小比例值为0%,占绝大多数,即大多数广电媒介完全没有任何国家财政拨款。最大比例值为65%,这是一个西部省份的电视台,基本上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
此外,广电媒介的资金来源还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募集的社会资金,这个以有线电视台最为明显,当初的基本建设中是靠募集社会资金完成。
2、资金紧缺程度
广电媒介领域资金紧缺是一个热点话题,那么,资金紧缺程度到底如何?统计数据显示:没有台长们觉得现在的资金状况非常宽裕;也仅有5.8%的台长觉得资金不紧缺;有69.5%的台长们反映资金状况紧缺,其中非常紧缺的比例为24.6%,占1/4;紧缺的比例为44.9%,接近1/2。
3、对进行资本运营必要性的认识
既然资金紧缺是广电媒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么广电媒介对于进行资本运营必要性持有怎样的观点?大多数(77.4%)的台长们认为进行资本运营有必要,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操作,需要引导;另有1.6%的广电媒介认为进行资本运营是有必要的,只是现在的条件还不具备;也有21%的媒介认为进行资本运营很有必要,而且目前已经开始操作;可没有一家广电媒介的台长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进行资本运营。就媒介类型的比较而言,开始操作资本运营的电视媒介比广播媒介的比例高出11个百分点,认为有必要但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广播媒介比电视媒介高出近14个百分点。
4、对湖南电广上市筹措资金所持态度
湖南电广通过上市筹措资金,支持湖南省级广电媒介发展。广电媒介对于湖南电广的做法持有怎样的态度?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67.7%)认为应当给予提倡和鼓励;另有27.7%的认为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只有少数(4.6%)认为不应该这样做。
第八 广电媒介技术发展趋势
1、 关于把进行数字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的观点
对于是否将进行数字化建设作为广电媒体发展战略这个命题来说,总的来看,都认为它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个技术要求必须跟上发展的行业来说,实现数字化是关系着生存与否的大事。没有一家广电媒介认为把进行数字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已经有64.2%的广电媒介已经把进行数字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并且已经执行了。只有35.8%没有实行。从地域性差别来看,省级广电媒介执行数字化战略的比例要比总体平均和市级广电媒介都更高,为75.8%,比总体比例高出10个百分点,比市级广电媒介的比例高出20多个百分点。而细分到市级广电媒介时,由于各种具体情况的不同,对于数字化建设的观点更倾向于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慢慢来,比例为47.1%。就不同类型的广电媒介比较来看,广播媒介和电视媒介的数字化建设都较为平均,电视媒介步伐相对更快些,比例高出近5个百分点。
2、 对数字化发展瓶颈问题的看法
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其中体制、资金、人才和技术是几个大的问题,一方面对于建设意义较重大,另一方面却又较为难解决,故可以称之为瓶颈问题。根据数据显示,可以看出资金问题仍然是最大的问题,占了81.4%,先进设备的引进、先进人才的培养,整个数字化的进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才问题也较为棘手,占了65.7%,数字化发展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光有硬件是不行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批能够将先进技术转化到实际操作中来的先进人才。相比来看,体制和技术问题所占的比例却较小,分别为18.6%和8.6%。这是因为数字化建设已经被广电媒介所广泛接受,作为以后重要的竞争战略,所以在体制上就是否进行数字化建设只能是给予相应的引导和配合,而在技术上更是要充分重视,因此这两个问题是辅助的因素,而不是什么关键的瓶颈问题。
第九 广电媒介国际化
1、对国际媒介集团在中国活动的知晓程度
国际媒介集团是国际性的媒介组织,其经营的跨产业、跨媒介、跨国界,且有雄厚的资金支持。目前由于政策方面的种种限制,国际媒介集团在中国没有合法的经营权,但是它们仍然通过战略研讨、节目交流甚至一些媒介的边缘领域积极活动,已经被广泛认同。
广电媒介最熟悉的是时代华纳集团,有超过一半(52.9%)的广电媒介知晓它在中国的活动。时代华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媒介集团,经营涉及电视、电影、杂志出版等各个领域,年初更是因为与美国在线的“世纪并购”被广为关注。
广电媒介也比较熟悉迪斯尼集团,比例为48.6%,当然迪斯尼所经营的主题公园在世界享有盛誉,其版权所有的儿童娱乐节目更是经常出现在我国电视媒体当中。
广电媒介对于新闻集团也比较了解,比例为40%。新闻集团旗下的香港卫视更是一个立足亚洲的电视平台,其控股的卫视体育台、卫视电影台、卫视音乐台以及以大陆为主要市场的凤凰卫视在许多宾馆饭店都获得合法落地。
贝塔斯曼和威阿卡姆集团在广电媒介中知名度不算高,比例分别为10%和2.9%。前者主要是在主营图书,后者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对于其“MTV”品牌的推广。
2、和国际媒介集团的接触方式
尽管由于种种政策的限制,国际媒介集团不能正式参与国内市场的经营活动,但是他们也通过种种方式在与国内的广电媒介进行接触,其中,最重要的接触方式是在节目交流上,占了45.7%,这表明国际媒介集团在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比较重视广电媒介生存立足根本,提高节目质量和亲和力进入市场。有41.4%的广电媒介听说过国际媒介集团的信息,这表明中国广电媒介与国际媒介集团的接触还只是表面化的,没有更多的深入。在吸引投资、技术方面,广电媒介与国际媒介集团的接触很少,都还不到10%。可见中国广电媒介在与外方的接触上还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3、未来和国际媒介集团合作领域
国际媒介集团的发展不容忽视,中国广电媒介与他们在将来的合作中主要希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总体上来看,广电媒介还是看到了国际媒介集团比我们先进的地方,在节目交流、吸引投资、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希望有所合作。可以看出中国广电媒介还是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节目是广电媒介生存的根本,国外媒介的节目娱乐性、时效性以及与观众的交互性都较国内节目办得更适应市场的需求,所以广电媒介更倾向于与国际媒介集团在节目方面有更多的交流,其比例为58.6%;也分别有50%的广电媒介希望得到国际媒介集团在有关技术领域和资本领域的辅助和支持;52.9%的广电媒介愿意和国际媒介集团进行人员方面的培训合作,以作为提高自身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4、国际媒介集团竞争领域和竞争程度
尽管现在我国广电媒介在国际媒介集团给自身带来的竞争压力方面的感受并不是很明显(见第一部分的有关详细数据分析),但是国际媒介集团的进入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有合作就会有竞争。总的来说,在节目、广告经营、技术设备、资本运作、人才等领域的竞争都是存在的,而且都有占70%-80%的广电媒介认为在这几个领域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或者是激烈。
人才是国内媒介与国际媒 介集团最重要的竞争领域,有50%的台长们认为人才领域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有35.4%的台长们也认为将会激烈。其次是广告经营领域和节目领域,有72.3%的台长认为在广告经营领域的竞争将会激烈,也有72%的台长认为节目领域的竞争会激烈。其它领域的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有71%和68%的台长认为资本运作、技术设备的竞争将会激烈。
第十 广电媒介未来发展
1、目前对互联网应用状况
目前有条件的广电媒介都在积极应用互联网,统计数据显示:有6.1%的广电媒介已经建成自己媒体的对外网站,并且也已经开通了网上的有关广告或者节目交易。有接近一半(47.7%)的广电媒介已经建成自己媒体的对外网站,只是还没有开通网上的有关广告或者节目交易。也有接近一半(46.2%)的广电媒介还没有建成自己媒体对外的网站。
就媒介类型的比较而言,电视媒介建成自己对外网站(只是还没有开通网上的有关广告或者节目交易)的比例明显高出广播媒介,比例为32%,与之一致数据是,广播媒介没有建成自己媒体对外网站的比例也明显高出电视媒介,比例为22.5%。这样的一组数据显示一个基本事实,广播媒介在建立媒体对外网站的举动上明显滞后于电视媒介。
2、未来介入互联网的方式
介入互联网是广电媒介未来发展规划中重要环节,接近70%的广电媒介台长们表示未来将推出自己媒体的网络版,通过这种方式把媒介的传播平台构建在网络这个新经济平台上;也有将近1/4的(22.2%)的台长们表示愿意和现在的网站进行有关内容方面的合作,以这样的方式介入新媒体。
由于受制于资本运作的限制,几乎没有(1.6%)广电媒介表示将投资现在的网站;也只有极少数(3.2%)的广电媒介在表示将从事互联网网络技术领域的相关服务或者是提供ISP服务。
就媒介类型比较而言,广播媒介更倾向于推出自身媒体的网络版,比例比整体高出5个百分点,比电视类媒介高出近10个百分点。这样的情况有一个背景,目前我国广播类媒介建立自己网络版的比较少。
3、广电媒介对电波媒介是否逐步开放
随着目前中国电信市场的改革力度加大,电信产业的运作也日益市场化并逐渐开放。统计数据显示:有近3/4(73.2%)的台长们反映,市场开放是大势所趋,不过要经历相当漫长的时间过程;有66%的台长们认为电波媒介的市场表面上看没有开放,但是从经营角度分析,其实已经是处于一种半开放的状态;超过一半(52.1%)的台长们表示相信未来3-5年,市场会逐渐开放。
尽管有45.3%的台长们觉得电波媒介市场和电信市场不一样,应该是不会开放市场的;但是也有34%的人明确反对这一观点。
4、未来3-5年发展规划的制定
对于未来发展,广电媒介已经意识到互联网新技术和市场逐步开放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所以关于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的制定,也显得积极和认真:绝大多数的广电媒介面对未来挑战,已经开始筹划应对,其中有33.8%台长们表示已经制订了相应的3-5年发展规划,有20.5%表示相应的发展规划正在制订当中,而且也有35.3%的台长们表示正在酝酿做发展规划这件事情。只有极少数(4.4%)的广电媒介还没有着手考虑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这件事情。
就媒介类型的比较而言,制定发展规划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挑战,电视媒介的反映要比广播媒介迅速和实际。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或者正在制定发展规划的电视媒介比广播媒介高出15个百分点;当然广播媒介多数是在积极酝酿制定规划这件事情,比例为44.0%。